<
g55i小说网 > > 宦门逢春至 > 第509章
    小菊摆摆手:“哪里又这样客气起来。程先生和夫人教书育人,我们深感钦佩。”

    程夫人将女婴熟练地抱了起来,哄着出去了。方谨明白过来,“原来是程家的孩子,话说满月酒我还去吃过。你怎么不早说。”

    小菊笑道:“你也没问我啊。”

    方谨拍拍脑袋:“是的。我就是傻。我干爹给我写信,说你刚成婚,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孩子。”

    她笑眯眯地看着他,“你是傻。”

    他释然地笑了:“天意让咱们遇见了,还是有缘。等你男人回来了,他要是愿意,我请你们全家出去吃酒,我知道哪家好吃。”

    她眨了一下眼睛,低声道:“其实……他……已经来了。”

    他吃了一惊,回头望向门口。门吱呀呀地开了,一个花白头发的男子走了进来,手里还拎着个布幌子,见他在屋里,下意识地往后退。

    方谨冲口而出,“不对啊,这是……”

    小菊着急地跺了一下脚:“爹,不是叫你晚点回来吗?”

    他看看门口那位算命的,又看看她,心里忽然回过味来,像春回大地,雨后初晴,花儿开满了一整个山坡。

    “小菊,你……你还没成亲,对不对?你怎么……”

    她的脸和脖子一块涨得通红。她忽然心中充满了勇气,抬起头来:“我是专门来找你的。哪里有什么天意,我们父女两个足足走了六百里,就想再问你一遍。”

    他猜到她要问什么了,浑身的骨头都在发软,想后退却挪不动步子。“你听我说,我是个阉人,给不了你什么,也不能有孩子。我是当兵的……这边有倭寇,说不定我哪天就没了。这里又不比杭州……”

    “就是因为不知道哪天就没了,所以我想问得清清楚楚,不留一点遗憾。小方公公,我是个很执拗的人,我不想你为了我好,替我选下半辈子怎么过。我想自己选。”

    她深吸了一口气,将手在袖子里握成了拳头,开口问道:“方谨,你……愿不愿意我……留下来?你看着我,再问问自己的心,要是不愿意,我也不强求。我们父女俩抬脚就走,再不见了,绝不给你添麻烦。”

    他望着她的眼睛。那里有世上最温柔、最坚定的眼神,灼灼地直视着他。

    他低头看着脚尖,过了一会儿,才极低地嗯了一声。

    “大点声,我听不见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“还听不见。”

    “我……我愿意。我来照顾你们。”

    第278章 布施

    将近午时, 西苑玉熙宫门外。黄淮缓慢地走了出来,步履凝重。方维跟在后面,一言不发。

    外面候着的随从们连忙赶上前, 给他们披上大红色披风, 又递上狐皮袖筒。

    黄淮摆一摆手:“你们先退下吧。”

    他们两个人沿着羊房夹道一路向南走去,天色阴沉,寒风刺骨。黄淮沉默了半晌, 说道:“今年国库的外账估摸着又是一百九十多万两的亏空。年年拆东墙补西墙,这窟窿是越来越大了。”

    天气严寒, 他说话时嘴边就冒着缕缕白气。方维小心翼翼地答道:“今年年景不好, 春天西北蝗灾, 大片农田绝收,陕甘农民吃观音土饱腹,死者数十万。大同一线鞑子进犯,东南又有倭寇。便是一刻也没有太平过。”

    黄淮道:“江南的税,比去年又少了一成多, 光这一项,就是四十余万两,又迟迟收不上来。圣上虽不说, 心里也着实牵挂着。别的不说, 打仗是一天也少不了军需。”

    方维叹了口气:“如今不光是江南承税田,举国上下的税田比起洪武年间将近少了一半。老祖宗, 依我看, 宗亲既然动不得, 士族大户们拣出几家刮一刮, 怕是能供得上那些兵士的嚼裹。”

    黄淮苦笑道:“拣谁好呢?这些大户人家都是在朝为官的,又同乡联姻, 铁板一块。万一动了一根头发,就等着收弹劾吧。咱们虽不怕言官,他们拼了命地咬起来,也是要见血的。只怕事情没办成,落一身骚。李孚不就是个例子。”

    方维道:“严阁老已经在御前打了保票,派户部鄢大人去江南巡一轮税,年后能回来,约莫能多个四十万两。我想着战事吃紧,军费拖不得。至于巩华城重建的费用,要不跟工部商量着,挪到明年去。”

    黄淮不做声,自己在袖筒里用手指计算。“巩华城那边,圣上一时半会倒是不去。只是这工程如今是严从周在管,也不好商量。”

    他说着说着,眼睛望着天边的乌云出神。过了一阵,转头道:“宫里的花销,也是捉襟见肘。你给王有庆写封信,明年的织造份例,再往上加两成,让他自己掂量着办。”

    方维躬身道:“是,我即刻去办。”又从怀里掏出一本账目:“这是今年宝和等六家店的账目,总算伙计们不负众望,盈余十一万两。”

    黄淮听了,脸色稍微缓和了些,微笑道:“还是你办事稳妥。”他将账目接过来翻了几页,“这商税也不是好收的,大伙都不容易。”

    方维道:“全赖老祖宗督导有方,伙计们勤力做事。加上今年南北水路还算通畅,侥幸比去年好了一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