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g55i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重生09:合成系男神 > 第465节
    这部电影她关注许久了!

    周瑞将剥了壳的鸡蛋塞进了李文倩嘴里:“那什么……我未必有时间。”

    抱歉了周董。

    歌咱们支持。

    电影咱们再议。

    来到智能大厦,不少人已经准备好了。

    甘媛在第八百次确认采访流程,而林潇潇则拿着笔刷,准备给老板化个妆。

    另外,白晓莺,和专门为此赶来的陶商队长,也已经等候多时了。

    除了他们,今天大楼里还多了一些“员工”。

    周瑞看着几人,笑着说道:“阵仗有点大呀。”

    甘媛嘴角噙着笑意,老板接受《时代》采访,她比周瑞更开心,也更上心。

    “周总,最终和您确定一下流程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整个专访,分为两个部分。

    其一是语言采访,地点就在五楼开明智能的大会议室,那里已经被清空了,只留下了两张舒适的座谈沙发。

    语言采访共上下两个半场,各一个半小时。

    虽然最终被刊登的,只是其中很少一部分,甚至可以说是精炼的一部分,但采访的过程却很长,光流程里标明的,一定会问的问题就二十几个。

    更不要说还会有聊着聊着发散思维的情况。

    这也是以往最容易被“加工”的环节,精明的采访者,会用语言、语气,引导出他们想要听到的内容,哪怕流程上都列明了问题,也不是没有操作空间。

    之后,则是图片采访,可以理解为拍摄几张写真,在特定的环境里,介时会走出会议室。

    两者会一起出现在杂志里。

    米涅芭·贝利,专访女记者。

    虽然30岁的年龄不算太年轻,但能在《时代》杂志承担专访工作,可以说在“记者”这条路上,已经非常优秀了。

    当她抵达五楼的时候,脸上还带着震惊。

    她是做过功课的,网上一直传言,开明智能总部的科技程度,远比市场上售卖的产品要高。

    这些消息来源复杂,一些是参加过“开放日”的学生,一些是来过这里的面试者。

    但当她真的来了后,才知道网上的还是说保守了呀……

    她险些以为自己是走进了《终结者》最新续集的拍摄现场。

    无论是机械犬,还是向导无人机,还是可声控的电梯,都让她感觉如梦如幻。

    原本那一点,代表“西方文明”审视中国企业的姿态,在从一楼抵达五楼的时候,就已经都消失了。

    但心里却冒出来了更多,对于这次采访的兴奋感。

    她有一种预感,这次采访未必会很重要,但这次采访的对象,在未来很长时间里,都会很重要。

    许多大记者,都是因为与时代中某个重要人物建立了私人友谊,而在传媒界留下名字。

    所以当她见到会议室中,那个一身正装,挺拔高大,正在看书打发时间的身影,也就是这次采访的主角时,米涅芭·贝利露出了最灿烂的笑容。

    “您好,周先生,很高兴见到您。”

    口音奇怪,但至少语法没错,据甘媛所说,这位经常采访亚洲人物,掌握了中文。

    对于采访时使用的语言,周瑞没有预设,习惯上更倾向于中文,反正最后定稿前,会发过来确认,不首肯是对方是不会发的,这方面《时代》还是比较严谨的,不怕“翻译”上被动手脚。

    “你好,贝利女士,你和你的团队可以先进行一下准备工作。”

    采访团队一共五个人,除了米涅芭以外还有助手、灯光师、摄像师、摄影师各一人。

    周瑞握手的同时,打开了“警戒视觉”,不过没察觉到异常。

    一旁的白晓莺和陶商,则安静的站在角落,像是普通工作人员。

    会议室已经被清空,就是方便记者团队展开各种设备,让他们去忙去了,周瑞继续看着书。

    米涅芭一边补妆,一边偷瞄着周瑞。

    年轻、挺拔、健康……身上的味道很好闻……是什么?好像不是香水……

    英俊倒算不上,她对亚洲人长相也不敏感。

    嗯……成熟的记者会自己寻找打开局面的方式。

    米涅芭将自己衣服的内搭,拉低了几厘米,露出了一条圆润的小沟。

    一点不值一提的采访小技巧……

    亚洲还是保守了一些,影响她发挥了,如果是在欧洲采访,她也不是没真空上阵过。

    不是为了诱惑,而是为了转移注意力,更容易得到自己想要的真相。

    大概半小时后,这帮人终于准备完毕,摄像机将两张座谈沙发捕捉入画面,背景则是会议室一侧的落地玻璃。

    简洁,严肃,又很合适。

    “周先生,很高兴您接受我们的采访……”

    一段开场白后,米涅芭微微前倾,调整自己的角度。

    侧面摄像机里,她一切正常,但她相信,周瑞能看到自己想让他看到的。

    不过可惜的是,周瑞眼神并未有波动,米涅芭引以为傲的吸引力并未作数。

    而此时周瑞脑海里:白人老的是快哈……这女的三十岁?

    而且雀斑长在胸上……还叫雀斑么?

    第524章 座谈

    “周先生,感谢您接受《时代》的专访,虽然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,但其实我是您的忠实粉丝,包括微博、推特……”

    空旷的会议室中,摄像机的镜头下,周瑞和米涅芭各自坐在自己座谈沙发上,姿态上周瑞更放松,而米涅芭稍稍前倾。

    “谢谢,近期我在网络上还算活跃。”

    “当我看到你的时候,第一反应是惊讶于你的年轻,在这个年纪就获得了这么多成就,引起了这么多关注……很难不自豪吧,如果让你来形容自己,你会用什么样的词汇。”

    这算是一个经典的开场问题,也是流程里的第一个问题。

    周瑞早有准备:“一个年轻人、一个科研工作者、以及一个幸运的人……”

    “很简单的描述,不过网络上对你的几个主要形容似乎都没有出现。”

    米涅芭对着手上的资料说道:“他们这么形容你的:科学天才、音乐天才、最年轻的亿万富翁、cool-guy、科技小子……你认为这些说法合适么?”

    对流程问题的追加提问,不是既定内容,但也是记者可以发挥的主要方法。

    周瑞笑了笑:“说真的,我很早以前就和我的秘书说过,关于夸赞公司和我本人的正面报道,不要去关注,也不需要拿给我看,我觉得你刚才的说法是一部分夸赞,感谢那些喜欢我的人,但这并不会影响我如何看待自己。”

    “可以认为这是东方人特有的谦虚么?我采访过许多东方面孔,他们很少自我标榜。”

    “谦虚是所有国度都有的特质,只是在有的地方很稀有,在有的地方很普遍,我不认为这是不好的事情,在英文语境中,它不也是一个褒义词么?”

    一问一答的过程,很流畅。

    周瑞也是第一次接受这种正式的、一对一的座谈式采访。

    怪不得二十几个问题,要聊三个小时以上,因为每个问题都可以展开……可以追问。

    当然,周瑞身上最重要的标签,还是无人机,或者说开明智能,所以话题逐渐聚焦在了这个方向。

    “周先生,你认为无人机技术,将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?”

    周瑞道:“如果你指的是灵鸟系列,我会告诉你:它让许多人拥有了更好的娱乐体验,更好的工作体验……

    “但如果泛指所有无人机,我觉得它会带来更多,‘农神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,我们将以前大型农机覆盖不到的农业劳动,效率提升了200倍,一个劳动力可从事的农业规模大大提升。”

    米涅芭道:“实际上在美国,大农场也拥有高度机械化。”

    周瑞咧开嘴笑了笑:“那是因为美国的原住民人数太少了,我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,每一个村都有自己沿袭下来的土地划分,所以绝大部分地方,都不具备大农场化的条件,而世界上像我们这样的国家才是大多数。”

    米涅芭立刻闭嘴,意识到自己问了一个愚蠢的问题,果断换了一个方向。

    她向前倾了倾身体,胸前的沟壑更加明显:

    “那我可以这么认为么:您觉得无人机技术可以改变世界?”

    周瑞心说你总结的真土,可能西方媒体就喜欢这个调调。

    不过还是说道:“如果泛指广义上的无人机,我认为是的。”

    “我在楼下见到了不少有趣的新设备,那些机器拥有不可思议的智能性,网上一直传闻您已经掌握了一定程度的‘人工智能’,您能解释一下么?”

    周瑞说道:“很遗憾,开明智能的发展方向,并不是人工智能,不过我们确实在智能性上有很多突破,非要解释的话,你可以理解为‘机械智能’,让机械按照自己的‘方法’运作,而不是配合人类的‘习惯’。”

    “听说农神上搭载的‘开明算法’,是您亲自设计的。”

    “是的。”

    “它和‘天网’比,哪个更厉害?”

    周瑞笑了笑:“开明算法可不会穿梭时间,这太科幻了,实际上电影里一个连时间都能控制‘超级智能’,却只能选择回到过去杀死幼年的敌人这一个方法,也有点太笨了,如果从这个角度,开明算法可能更聪明一些。”

    “您对购买您产品的消费者,有什么忠告么?”

    周瑞看向摄像机,心说肉戏终于来了。

    “在这里提醒一下大家,走私,高价倒卖,私自改装,是不受法律保护的,另外无人机毕竟是飞行机械,请遵守各地法规要求,安全妥善的使用。”

    千万不要用来炸坦克、如果炸了,开明智能不承担任何责任……周瑞心里补充到。

    这个问题,是在双方对流程的时候,周瑞通过甘媛,专门要求加上去的。

    上半场结束,米涅芭去补妆了,周瑞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