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g55i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重生09:合成系男神 > 第619节
    周瑞立马来了兴趣:“美国月面数据造假?”

    洪安然复杂道:“几十年前公布的数据,肯定是有问题的,我知道您在想什么,但这个问题我也没法回答您,关于那边登月是真是假。”

    “美国公布的数据,无论航天还是武器,乎没有一样是全真的,所以我们无法确认他们月面数据不对的原因,也许只是纯粹糊弄人,毕竟当年我们自己无法验证,别人说什么是什么,冷战环境下,什么事都有可能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的探月一期工程里的‘环月卫星’,拍摄到了一些疑似美国着陆点的地方,但因为清晰度原因,并无法确认,美国也禁止其他国家的任何探测器,着陆在附近区域,包括玉兔号也是。”

    “总之,《沃尔福条款》,双方的沟通彻底绝禁,我们也失去了抽丝剥茧来验证的可能,直到有一天,我们有机会降落在那里。”

    周瑞微微一笑,这种世纪谜题,还真的是有意思……

    他涉足航天领域之后,肯定是要想办法一探究竟的。

    不由嘴角翘起:“你觉得是真是假?”

    洪安然望着“玉兔号”说道:“这个问题,我问过我的大伯,他说不重要。”

    这是个意外的回答。

    “哦?为什么?”

    “他说:美国人上没上去过,中国人会不会是第一个上去的,不重要,但他很确定,美国人已经无法再回去了,而中国人一定会抵达,并且一次一次的抵达。”

    周瑞竖起大拇指:“境界很高,你大伯是?”

    “他呀……在几十年前,依靠美国人公布的‘有问题’数据,写了几十篇论文,成为了航天领域里的泰斗,晚年却突然失去了几乎所有学术成就……”

    周瑞接不上话了。

    这位还真是有点惨啊……

    只能说,当年很多人,把美国佬想得太好了,觉得人家什么都是真的,相信西方世界的人均高素质,相信科技无国界。

    科学界这样的例子,并不少……许多人研究了半辈子才发现,开山成果,理论数据都他妈是假的。

    这算是时代的眼泪了。

    两人约定了一些后续事宜,周瑞表示会去申请一份月面环境的内部资料,自己也会主动了解一下,然后给洪安然一个答复。

    关于智能单元能否在月面工作的答复。

    “要快周总,虽然发射计划是下半年,但方案最后更改日期只剩下一个月了。”

    周瑞自信道:“我向来很快。”

    两人一边朝外走,一边闲聊了两句。

    洪安然说道:“对了,我最近一直没关注外界,您的公司注册好了么?”

    周瑞走到了大楼外的烈日下,此时已经是六月初,季鸟猴们开始了一年一次的拙劣演奏,又吵又难听。

    手搭凉棚,说道:“我同事在办,应该差不多了。”

    洪安然好奇道:“叫什么名字?”

    周瑞撇撇嘴:“本来想叫‘南天门’,结果被驳回了,据说是组织上有内部计划……”

    还带了一点碎碎念,说什么没想到这么早……

    “是个好名字,可惜了。”

    “于是我想了个更好的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?”

    “你觉得‘盘古重工’怎么样?”

    第697章 普通人

    六月上旬,中国第一家“商业航天”,第一家“民营航天”,终于诞生了。

    随着工商注册、资金划拨、股权搭建等工作结束,开明智能联合国家航天局,在有着辉煌历史的航天局主楼报告厅内,召开了新闻发布会。

    这里平时很少启用,每一次开启,都代表中国航天有了重大突破,比如载人航天、探月计划。

    发布会的两大主体,一个代表当下最炙手可热的科技集团,互联网流量密码,一个代表国家队几十年的金字招牌、民族事业,当日可以说一场新闻盛会。

    互联网媒体、官方媒体、林林总总来了几十家,甚至还有不少外媒记者。

    开明智能相关的新闻,那都是国际新闻。

    “各位观众,在过去,航天局的一直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顶梁柱,但是今天,中国航天的大家庭里,将迎来一个新成员。”

    镜头扫到了“开明智能”四个大字。

    “航天,是人类对宇宙的终极浪漫……十年前,航天英雄扬力伟也在这个报告厅,向大家汇报……总台记者,汪冰冰向您报道……”

    虽然不是现场直播,但以今天各官媒的重视,恐怕三日之内,必上新闻联播。

    大厅内,无数记者列席,长枪短炮无数。

    台上,周瑞和航天局孙局长坐在正中央,两侧则是各自的人马,甘媛作为二号人物,照例坐在周瑞身侧。

    气场上稍输,毕竟开明智能格外年轻,而航天局就座的人均五十岁以上。

    但开明智能,更显朝气。

    官方发布会,没有司仪,没有主持人,孙局长和周瑞二人先后进行了开讲。

    将双方合作的基础、中国航天的历史,大致讲了一下。

    顺便,也第一次公开了,鼓励商业航天、民营航天的大方向,解读了未来几年,国家对航天领域的部分规划。

    这部分都是有稿子的,就连周瑞也是照本宣科,难得没有自由发挥。

    而最最受关注的“新公司”情况,则卖了个关子,没有细说。

    然后就是“非自由提问环节”。

    特定的媒体,提出安排好的问题。

    “周总,请问是什么原因,促使您进军航天事业。”

    台上,周瑞拉过了小麦克风,说道:

    “航天领域,拥有无限的潜力,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延伸,追求新的可能性,只不过有些企业喜欢向下延伸,开明智能喜欢向上延伸。”

    “我在此也呼吁更多的社会资本,民营企业,关注中国航天的发展,加入这个大家庭……”

    安排好的问题,自然会有安排好的答案。

    周瑞却没想到,未来一些资本集体向下延伸,去聚焦菜市场的时候,自己这段几年前的回答会被人翻出来,对各路大佬反复拷打。

    另一个官媒记者起身提问道:“周总,您对与国家航天局的合作,是否有信心。”

    “那自然,这次来京北,我感触很深,看到了中国航天人的奋斗精神,也看到了前辈们创造的坚实基础……”

    以下省略200字。

    这不叫商业互吹,这叫真情实感。

    有锣必有鼓,很快啊!也有人问了孙局长差不多的问题。

    孙局长滔滔不绝:“开明智能是一家优秀的企业,周总更是一名优秀的科学家……”

    以下省略2000字。

    所谓人敬我一尺,我敬人一丈,超额兑付,试过了都说好。

    唯一的副作用,就是把在场的专业记者都给说困了。

    有安排好的提问,也有自由发挥的提问,毕竟是一件大事不是?

    一位白人记者,举着鹿透社的牌子,获得了发言机会后,起身说道:

    “周先生,开明智能未来,是否可能会涉及武器领域,毕竟航天技术很多都可以转化为武器技术。”

    不少人都看向了周瑞。

    周瑞再次拉过小麦克风,沉声道:

    “目前没有这个计划。”

    那人追问道:“您能解释的详细一点么,不少西方媒体都对此表示担忧。”

    周瑞平静道:“哦,那就让他们担忧着吧。”

    记者:???

    一次主问,一次追问,他已经失去了提问机会。

    又有一名记者提问,是彭拜新闻。

    “周总,从您的角度,能解释一下航天和普通人有什么关系么,您知道,对于大部分人来说,航天没有任何意义,远没有自己明天吃什么重要。”

    周瑞笑了笑,说道:“你的这个问法就有问题,你在试图将普通人与民族事业、历史进程分割开来,你如何定义普通人?”

    “月薪3000?下岗职工?外卖员?”

    记者有些皱眉,半晌后说道:“我无法定义……但我自己就是普通人,所以代表普通人提出这个疑问。”

    周瑞平静道:“当霍去病封狼居胥,当郑和七下西洋,当钱老在戈壁滩上,发射了新中国第一枚导弹的时候,总能有一个人在几千公里外,小声道:这和我有什么关系。”

    “我有多几两碎银么?我有多一块面饼么?我工资涨了哪怕一块钱么?这种想法是很危险的,是将自己隔绝在了社会发展之外。”

    “但最终,他们自己,或者他们的后代,都会在历史的进程中,获得或多或少的福泽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至今可以自认数千年来武功赫赫,是因为有封狼居胥,至今可以感受到华夏文化在整个亚洲的影响力,是因为七下西洋,能坐在这讨论航天到底有没有意义,是因为‘快递一号’。”

    周瑞的声音越来越铿锵有力,仿佛每一个字都底气十足。

    “诸位,新时代里,‘太空’就是华夏文明的‘新狼居胥山’,‘新西洋’,‘新快递一号’……回到刚才那个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定义普通人?谁在试图引导,让普通人必须只在乎明天吃什么?谁在试图规定,农民只能在村里守着几亩田,谁又一直在强调,小民尊严和民族崛起毫无关系。”

    周瑞盯着那个记者,缓缓说道:

    “那些鼓吹‘普通人’只需要关心口袋几两碎银,不需要关心家国大事的人,才是最不希望‘普通人’越过越好的人,因为他们自认为自己‘不普通’,代表不了普通人。”

    那位记者,哑口无言。

    没想到只是常态的设计了一个陷阱,却引来了这位的反击。